央广网

《我为医改献良方》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健康中国首先是个人健康

2019-03-12 10:2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2日消息 目前,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使基层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医联体形式多样,医联体作为医改蕴育的新产物,有其自主的生命力并承担其独特的医疗作用。央广网2019两会特别节目《我为医改献良方》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与广大网友就中医药与医联体的关系进行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 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

>>>观看采访视频

  张伯礼:健康中国首先是健康

  “健康中国首先是健康,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过去不生病就叫健康,现在不是,人不生病、精神好,还要社会适应能力好,才叫健康。”张伯礼说到,健康首先是自己的事,每个人健康了,我们的国家就是健康的。   

  实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至关重要。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慢性病、生活方式的疾病,不是光吃药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养生、保健、调理很重要。针灸、按摩、食疗、药膳都是很有意义的,中药和西医配合,两者优势互补。

  对于大众大量吃保健品对身体有无危害的疑惑,张伯礼表示,不能把自己的健康寄希望吃保健品上,保健品它有一定的保健的作用,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希望把更多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坚持下去。   

  分级诊疗中,中医和西医是相辅相成的

  实际中医在分级诊疗里边和西医是相辅相成,如果患者得了重病、疾病一定要到医院,不要耽误,但是稳定后转成慢性阶段或疾病的康复时,可以在基层医院来治疗。张伯礼说:“分级诊疗,各级医院看各级院的病,重病、大病、难病到大医院,一般的常规的治疗,稳定的治疗就可以在基层医院。”

  医联体和双向转诊相结合,各取所长

  医联体是我们国家独创的一种方式,医联体就是各层次的医院把它串在一起,各自该干各自的事,这样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在大医院检查的结果到了基层医院也可以帮他来做诊断,同时基层的治疗情况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传到大医院,达到一个上下沟通,信息双向流动,省钱又解决问题,一定要把医联体和双向转诊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 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全科医生扎根基层后,能进修、提高才是关键

  我们国家现在最缺的是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的培养就要在学校培养,全科医生不代表水平低,需要多个学科知识都要掌握,能很快的给病人作出明确诊断,我们学校也开有全科医生,配合医改的需要,我们设置了护理专业,在学科方面,我们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专科等等,应该培养全科医生能够到基层去,在基层扎根。

  到了基层后,一定还要有进修提高的机会才是关键,医联体就得以解决,相互交流学习,基层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医生”,很多有名的医生都是在基层很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才能成为一个专家。   

  张伯礼认为,现在已经培养全科医生近十几万,怎么能留在基层是关键,毕业后的教育更为关键,学校里培养医生不仅培养医术,关键要培养医德,大医精诚,一切为了病人的利益。

  “我还提过一个意见,就是大医院的大夫,特别是主治医生升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升正主任医师了,都要到基层工作半年,临床带教,培养年轻的医生,提高基层服务水平。 ”

  张伯礼:建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法    

  “我今年带来的议案是:希望我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法。”张伯礼说。现在正在讨论的治疗医疗卫生法,是治病的法,健康法是维护健康的法,这更关键。他举例到,比如调料放“少许”,“少许”没有标准,得建立标准。

  他认为,一切以人民为本,人民的健康是本中之本,健康关乎到各行各业,环境,饮食,交通等等,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提这个议案的初衷。

编辑: 马婧婧

《我为医改献良方》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健康中国首先是个人健康

央广网2019两会特别节目《我为医改献良方》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 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与广大网友就中医药与医联体的关系进行交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