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记者 宋雪)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19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12.54万剂次,累计接种1302.91万人。4月20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题回应市民关切。

资料图片

  受种者极少数因保护失败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发病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由于以下原因,受种者极少数因保护失败仍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发病:

  全程接种疫苗后,个别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部分人群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这段时间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上述人群有可能成为传染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进行核酸筛查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还需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打了疫苗,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是怎么回事?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吕群燕介绍,接种疫苗时,疫苗通常会被溶解到一定量的液体中进行注射。这些液体进入局部组织,一般可以被迅速吸收,不会引起肿胀,但在个别情况下,如果液体被吸收得不够及时,可能会导致注射部位的局部肿胀。同时,疫苗及其含有的佐剂和稳定剂等成分,均有可能刺激局部的免疫细胞活化,释放部分炎症因子,导致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和神经末梢敏感等炎症反应,使注射的部位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硬结或破溃等情况。

  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局部的红肿疼痛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一般对健康并无大碍,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愈,但要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避免继发感染,严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