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申珅)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人们情绪波动较大,更容易处于焦虑、恐惧、忧虑过度等负面精神状态,从而引发抑郁情绪。因此,推动长期持续的抑郁症防治措施,形成常态化精神健康科普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抑郁症(图片来源CFP)

4月28日,在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平行论坛“精神卫生:疫情常态下的心理健康促进”中,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杨甫德教授和抑郁患者自助互助康复社区“渡过”创始人张进,分别从医生和患者的视角强调了抑郁症早期治疗、回归社会的重要性。

抑郁症位列全球疾病负担第三位 疫情常态化下精神健康更需关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9月发布了《探索防治抑郁症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促进疾病的筛查评估、并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异质性精神障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约5400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

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教授(主办方供图 央广网发)

“2004年,抑郁症位列全球疾病负担第三位,2012年,抑郁症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疾病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高居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教授在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

与高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症识别率、就诊率及治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国大陆,抑郁症就诊率仅8.7%,就诊患者中约51.5%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作为‘沉默的杀手’很容易被忽视,一方面它容易隐藏在其他病症背后,不容易发现,往往精神科不是患者的首诊科室,另一方面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导致社会对抑郁症普遍存在误解,‘病耻感’使患者和患者家属选择讳疾忌医,这两方面是造成抑郁症就诊率、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杨甫德教授解释道,“随着疫情常态化,抑郁焦虑发病风险增加,全社会更需关注精神健康问题。其中,通过长期不懈的疾病科普教育,持续改变认知与行为,逐渐消除患者的病耻感,是帮助提高就诊率的有效方式。”

抑郁症可治 治疗目标重在恢复社会功能

抑郁症显著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许多患者会产生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难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患者承受着健康与经济双重负担。“渡过”抑郁互助康复社区创始人张进用“无知、无助、无力、无望、无奈”来形容深陷抑郁的心态。

“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杨甫德教授指出,“即使是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也应该尽早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尽早就医,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病情可以缓解和康复;坚持长期治疗,提高药物依从性,有助于全面缓解抑郁患者的症状,避免复发,帮助其最终回归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抑郁症的治疗以恢复社会功能为最终目标,为帮助抑郁患者恢复社会功能,不仅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和专业的心理咨询,还需要社会长期的系统性支持。”张进现场呼吁,“抑郁症的预防、疗愈和康复是一个复杂而漫的过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全方位地帮助患者走出‘抑郁’,回归社会。”

同时,论坛上同时启动了“2021年绿丝带主题科普活动”,旨在持续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有效联动社会各方力量,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全民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