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申珅 宋雪)近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发生意外。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在高海拔赛段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随即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导致21人遇难,8人受伤。为何在夏天也会发生“失温”现象?野外运动时防寒和防暑哪个更重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营养研究室的艾华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场马拉松,21人遇难,“失温”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艾华介绍,“失温”一般指人体中心体温(主要指脏器、大脑)下降到正常温度以下。“失温”按程度可分为三级:体温下降到35℃~37℃即为轻度“失温”;降到33℃~35℃即为中度“失温”;降到30℃~33℃即为重度“失温”;降到30℃以下死亡几乎不可避免。

 

  为何夏季也会出现“失温”现象?

  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而出事地点海拔较高,温差较大。艾华表示,哪怕在夏季,高原或高山地区也可能出现局部极端极寒天气,“这种天气比较难以预测,就需要主办方和参赛人员做好万全的准备。”

  如果已经出现了“失温”的状况,可以做些什么进行补救?艾华建议,如果遇到的只是短时狂风暴雨,可以继续比赛;但如果人体已长时间出现寒战,说话不清,甚至意识模糊等现象,应立即退出比赛,找到避风挡雨处,穿戴好全部衣物保温,并少量多次补充糖水。

  “这个时候,脱离寒冷源、及时让身体回温非常重要。”艾华表示,马拉松运动员们衣着单薄,遭遇长时间的大雨狂风后,体表温度会迅速下降。而运动员体脂率相对较低,皮下脂肪层较薄,身材较为干瘦,御寒能力相对较差。诸多因素叠加到一起,造成了“失温”现象。

  做这些运动时也要当心“失温”风险

  艾华介绍,除了遭遇长时间的狂风大雨天气,在公开水域里游泳也可能导致“失温”。“在水里,人体‘失温’最厉害。比如‘泰坦尼克号’事件,人们掉进冰冷的大海里迅速‘失温’了。”

  “失温”并不存在所谓的“黄金时间”。艾华建议,一般来讲,当人出现寒战、说话不清、意识模糊等失温情况时就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尽快恢复正常体温。

  “失温”和“中暑”哪个对人体威胁更大?

  很多野外运动爱好者都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进行马拉松、爬山、徒步等野外运动时,应该更注重防寒还是防热?“失温”和中暑哪个对人体威胁更大呢?“实际上,‘失温’和中暑都很可怕,人体正常体温是36.5℃到37℃,高于或低于这个区间都不好。超过正常体温后,人会中暑,甚至昏迷;而低于正常体温后,人体细胞活动能力下降,影响脏器工作,会导致呼吸减慢、意识模糊等情况。这些均会威胁人的生命。”艾华表示。

  艾华建议,运动员参加野外马拉松前要充分考虑温度、风力的变化。准备衣物方面要兼顾防寒、防热,还要备足热水、糖饮料、食品等营养补给;而城市马拉松一般在城市街道举行,不太可能出现极端的环境,就要更加注重防热的问题。

  另外,野外运动的组织方也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防寒、防热两手都要抓,在应对极端天气、营养补给方面都应做好充分准备。

  进行长距离长时间运动时 别忘补足肌糖原

  艾华建议参加越野跑或者进行长距离、长时间运动的人,出发前要补足肌糖原。比赛前1-3天时间,不要进行高强度、高运动量的活动,尽量使体内的肌糖原保持在充足的水平。

  “大型马拉松赛事大多在早晨举行,在队员聚集等待比赛的期间,肌糖原就有可能大量丢失,身体的御寒能力大大下降,对比赛能力、运动能力也有影响,导致疲劳提前出现。”艾华介绍,当疲劳出现、肌糖原快要耗尽时,再赶上气温骤降,此时运动员就没有能力应对寒冷天气,出现“失温”现象。当感到寒冷时,机体会不自主打哆嗦。这种颤抖其实就是骨骼肌快速收缩产生热能以回温身体,所消耗的能源就是肌糖原。

  那么,如此重要的肌糖原该如何储备?艾华提示,除了运动前3天不要进行大强度运动外,还要多吃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如白面馒头、米饭、粉条等。此类食物会使体内的肌糖原和肝糖原都保持在高水平的状态,这些体内的营养储备将有助于应对极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