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记者 秦立玲)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不久前在京召开的2021年健康骨骼大会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正式发布2021年度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应该坚持从生活方式入手早做预防,中老年人应早诊断、早治疗。专家提醒,腰背部疼痛与季节变化有关,温度降低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腰背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疼痛症状加重,会加重骨质疏松症。一些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在秋冬季容易表现出来,或者加重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应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专家提示,要做到如下3点: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强调,首先要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碳酸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其次要规律运动。夏维波表示,运动可以使骨骼更强壮,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中老年人群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肌力的提高和骨质疏松的预防,还要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再者要保证充足的日照。“我国饮食结构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夏维波提出,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需要20分钟日照。

同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章振林教授提醒道,了解自身骨量状态、发现骨质疏松症后进行有效治疗,可预防50%以上的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引发的脆性骨折可防可治,降低其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高风险患者进行正规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包括基础措施、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

专家强调,相对于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