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首页 > 医述
微信扫描分享

第五期

读懂生命讯号——癌症早期筛查和放射治疗

癌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如何筛查?

  2014年12月2日,哈尔滨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免费筛查项目正式启动,部分街区年龄在40-69岁的常住居民均可到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免费癌症风险评估,被评估为患癌高风险者还可到定点医院做免费检查。据悉,“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为国家立项,哈市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我国拟2017年在31个省开展6种常见癌症免费筛查。

    重新认知癌症 谈癌不必色变

    大多数人谈癌色变,实际上癌症并不可怕。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如果早期发现,还有很多治好的机会,不必“谈癌色变”。   

  肿瘤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大家常知的良性肿瘤,是比较容易治疗的一种表现性包块,另一类是恶性肿瘤,叫癌症。虽然公众对癌症的认知经历100多年发展,但有3个进程仍需要重新认知:   

  第一,医学技术的进展,癌症治疗方法在不断完善;  

  第二,筛查的手段;   

  第三,对癌症的认识。癌症是一个缓慢的疾病,从癌细胞到出现临床表现的过程,慢则5年,多则10年、20年。在漫长的过程中,如果仔细检查,早期就能发现。 

  癌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遗传是家族有遗传的基因,癌症是没有遗传性的,也不传染。但癌症有一个特点,家族聚集性,或者说是家族集中发病的倾向。比如有女性患有乳腺癌,她的直系亲属都有乳腺癌发病,则具有高发倾向,要高度重视乳腺癌的筛查。大肠癌也有家族高发的倾向,某个家族的大肠癌比别的家族要高,这个群体就要更加注重。  

  女性、男性常见癌症的几种筛查方法 

  筛查和早期检查是两个意思,筛查包含早期检查。   

  筛查最大的目标:     

  一、对潜在高风险人群、对容易得癌的人进行检查,发现一些癌前的、将会发展成癌症的一些病变,从而能够更早地去针对性检查;      

  二、对已经有癌前病变的病人,加大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女性是两种癌症的高发人群:   

  1、乳腺癌,可以定期通过影像学、肿瘤指标、基因的检测去发现,你的基因是否有高危因素的存在;   

  2、宫颈癌。定期做宫颈刮片和体检,就很容易发现。      

  男性常见的肺癌,如果有家族高发的因素,如抽烟的因素,肺上的病灶用很简单的CT就可以发现。

癌症早期、中期、晚期由3个因素决定

  判定癌症的早期、中期、晚期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病灶的大小,英文叫T(肿瘤的大小)。在器官里面2公分,如在肝2公分以内,包括乳腺,这样的病灶集结是比较早期的。  

  第二,周围淋巴结有没有转移,英文用N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依次用N1~N3表示,越小越好,越浅越早,淋巴结没有转移,癌症就没有转移。  第三,远处有没有转移,用M表示(通常是血道转移)。  

  这整个过程叫TNM。  

  病人病灶很小,病变很浅,淋巴结没有转移,远处没有转移,属于早期。  

  当肿瘤体积大,淋巴结又出现转移,属于中期。  

  肿瘤体积大,或者病灶体积很小但出现血道转移,则叫晚期。  

  医生要对患者做全身检查,判定癌症所处时期,不光局部肿瘤的大小,还要知道淋巴结有没有转移,早、中、晚期要通过3个因素综合来决定。

癌症早、 中、晚期最佳治疗方案如何确定?

  早期治疗方法简单,治疗效果也好。胃癌、大肠癌等,如果是黏膜下的早期病变,更多选择手术切除治疗,胃肠器官有手术切除的空间,具备无流手术的条件,此治疗方法生存概率较高。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病人的内科疾病不具备手术条件,由于麻醉意外、功能储备受限等原因,会选择像放射治疗摧毁病灶,而且对病人无创。因此早期治疗有很多手段可以选择,医生选择治疗手段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治疗的彻底性;  

  第二,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第三,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器官功能保存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四,再次治疗的可能性和再治性。  

  作为大夫,发现早期癌,结合上述原则可以给患者做一个很明智的决策。  

  中期治疗难度加大,因为中期局部肿块大,还有淋巴结转移,愈后比较差,身体比较弱。中期需要多种手段来综合治疗,有的手术后要放疗,有的放疗和化疗联合,有的放疗、化疗、靶向综合,非常复杂。不同部位、不同肿瘤细胞类型、不同年龄大小,不同病人的耐受程度,中期治疗是个体化的方案选择。  

  癌症各个时期的治疗目的不一样

  早期是以彻底根治、功能保存、长期生存、回归社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判断。中期是以最大限度的综合治疗,达到理想结果,还要考虑患者的愈后、治疗过程的创伤以及两者之间的权衡、利弊关系的比较,以选择适合病人的最佳方案。晚期又不一样,晚期要治好的概念偏低。以减缓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晚期有很多类型,晚期看似不可治愈,但只要有效采用适当方法,也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当然晚期而言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选择适度的方法减少痛苦为综合目标,但根据不同的晚期情况,治疗策略千差万别。

五信号暗示癌症早期 若复发多在术后三年

  大多数早期肿瘤没有明确症状,但很多信号值得大家留意:  

  第一,早期会出现集结,这是肿瘤的共性,也许2公分,甚至1公分、5毫米。只要做系统全面检查,就能发现,这是癌症早期第一个最有效的信号。  

  第二个信号是常见的出血。出血并不是直接在哪个部位出血,不是肿瘤本身出血,是有很多相应的器官逐渐出血的表现,如膀胱早期癌症,症状是颈下血尿或者肉眼血尿。出现血尿可分为几种: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肾癌。如咳血,痰中带血,也许是肺癌。女性非常规的、非身体性的出血,如果正值四五十岁绝经期,要当心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第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乏力。  

  第四,不明原因的发烧,怎么也找不到原因。  

  第五,刺激性的干咳。中国烟民很多,肺癌又是男性发病最高的肿瘤,刺激性干咳,也许是粘膜上面的小集结。

    癌症的转移、复发多发生在术后三年

    癌症统一的评价标准是五年出不出问题。为什么是五年?癌症的特点造成的。首先癌症可能局部无限增长,不控制便越长越大,其次是转移。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内,约占10%。所以,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用五年生存率表达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大量临床调查还发现,肿瘤患者如果能生存5年以上,发生复发和转移的仅占10%。所以“五年生存率”不意味着只能活5年,而是意味着已接近治愈。 

中、晚期放射治疗有副作用 只有头部放疗掉头发

  放疗是一个局部治疗,根据对放疗部位所穿透的器官和组织的影响,反应是不一样的。大家把放疗和化疗经常混为一谈,放疗会掉头发,这个概念不完全正确,头部放疗才掉头发,头部以外的全身任何地方放疗不会掉头发。

  放疗对人体的影响,与早、中晚治疗面积的大小,化疗配合的强度、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对肺部早期肿瘤放基本没有反映,但中、晚期病人的状态差、面积大,可能会出现支气管、肺部阴影。腹部、舌管癌,放疗后会吞咽不舒服、疼痛,或有哽咽感、黏膜糜烂、吃饭困难等。腹部会有恶心、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放疗副作用根据不同的部位和不同肿瘤的大小,反应的轻重不一样。

放疗百年发展史 肿瘤治疗无需手术

  治疗肿瘤有三大手段,外科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个很庞大的专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放射就已经开始,它的发展历史已有100多年。

  放疗是通过高能辐射线,高度聚焦到肿瘤细胞,通过生物体细胞的回旋或结构的改变,让肿瘤细胞结构破坏、不再发展扩散的一种过程。例如,把癌细胞DNA的双面螺旋结构破坏,使得癌细胞不能复制,慢慢萎缩并没有增值能力,直至慢慢消失。放射线一种高能的粉碎线,放射治疗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科技、技术的含量和发展息息相关。

  放疗的科技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时代:

  早期的初级放疗。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放疗当时在外科发展很强大的时代里就是“跑龙套”。如果把放疗的装备比喻成火炮,火炮打出去,乌烟瘴气,云山雾绕,由于没有很好的发现目标,目标精度也不高,打出去的火药分散不集中,得到的疗效很低。

  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末,大概50年的时间,常规放疗成为癌症辅助治疗的配角,已是配角中的明星。

  现代放疗步入高端。首先由于CT、磁共振等影像学的进步,为发现肿瘤,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目标也更加精准、清晰。第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让现代放疗从配角进入主角时代。不是所有肿瘤,但相当一部分肿瘤已可以直接依赖于现代放疗技术,以往很多认为必须要手术、或者不手术就治不了的肿瘤,现在通过放疗完全可以根治。

  现代放疗在肿瘤治疗领域 已经形成主导,放疗的发展从龙套、配角到主角,历经了100多年。              

  放疗不怕血管怕肠管 怕部位怕体积

  放疗和手术手段、化学药物治疗不一样。手术是靠刀片把肿瘤切断,是一系列过程的配合;药物治疗是通过血管或者口服管道把药物输送到全身,再到肿瘤。

  放疗的优势,首先治疗范围广,C线无孔不入;第二,治疗过程不麻醉、不创伤,对患者的条件要求很低;第三,能达到外科认为切不了,或者根本不能开刀的很多部位。

  放疗和手术相比特点在于:

  第一,放射线不怕血管、怕肠管。肠管移动度比较大,如果被高能量烧穿,或者溃疡、出血,会造成致命性的并发症。但体内的血管对C线的耐射线很高,所以对血管影响很小。外科恰好相反,外科是不怕肠管怕血管。因为肠管有无限的切除空间,但是血管则不行;

  第二,放疗不怕部位,怕体积。放射线无孔不入,身体任何部位,放射线都能实施治疗,但如果肿瘤过大,辐射的面积太大,周围正常组织的耐受性就会受影响。

遭遇热射病是偶然吗?专家:两个方法可救命

遭遇热射病是偶然吗?专家:两个方法可救命

夏天吃得少,为何还容易长胖?

夏天吃得少,为何还容易长胖?

夏日炎炎说祛斑 内服外治怎么选

夏日炎炎说祛斑 内服外治怎么选

关注核酸检测志愿者 酷暑下身着防护服,如何保护好皮肤?

酷暑下的核酸检测志愿者:为防疫,皮肤遭了秧

营养专家的囤货指南

营养专家的囤货指南

针对不明原因儿童肝炎 感染科专家提出三种可能

针对不明原因儿童肝炎 感染科专家提出三种可能

健身直播火爆背后 心内科专家:运动需量力而行

健身直播火爆背后 心内科专家:运动需量力而行

专家:10大高发癌症,这类癌占一半,三类人是高危人群

专家:10大高发癌症,这类癌占一半,三类人是高危人群

医述丨冷空气来袭,气温骤降,哮喘预防要重视

医述丨冷空气来袭,气温骤降,哮喘预防要重视

北京疾控:选择驱蚊剂时主要看成分

北京疾控:选择驱蚊剂时主要看成分

国际左撇子日——关于左撇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国际左撇子日——关于左撇子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网红项目“刷酸治疗”中使用的“酸”是什么?

网红项目“刷酸治疗”中使用的“酸”是什么?

北京疾控中心公布此轮疫情溯源情况

北京疾控中心公布此轮疫情溯源情况

有何新特点?如何预防?关于“德尔塔”变异株的那些事儿

有何新特点?如何预防?关于“德尔塔”变异株的那些事儿

严格进返京防疫管理

严格进返京防疫管理

北京市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委员会

北京市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委员会

北京防疫政策优化升级

北京防疫政策优化升级

中国科学家揭示脑出血后神经炎症“元凶” 有望据此开发新型药物

中国科学家揭示脑出血后神经炎症“元凶” 有望据此开发新型药物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哪些婴儿不适合食用母乳?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哪些婴儿不适合食用母乳?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母乳营养多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母乳营养多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母乳喂养可减少儿童期肥胖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母乳喂养可减少儿童期肥胖

洪水过后,科学防疫要注意

洪水过后,科学防疫要注意

阿尔茨海默病——只有老年人会得吗?

阿尔茨海默病——只有老年人会得吗?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现是关键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现是关键

《医述》——健康医美听我说

《医述》——健康医美听我说

洪涝灾害后疾病防控: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要吃

洪涝灾害后疾病防控: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要吃

熬夜+高血压+高血脂 小心急性心梗找上门

熬夜+高血压+高血脂 小心急性心梗找上门

龋齿不用管,等恒牙长出来再说?

龋齿不用管,等恒牙长出来再说?

防龋齿,原来这件事最重要!

防龋齿,原来这件事最重要!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 专家:规范用药减少复发 才能长期无病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 专家:规范用药减少复发 才能长期无病生存

体重300斤重度肥胖多囊卵巢患者上海成功获救

体重300斤重度肥胖多囊卵巢患者上海成功获救

7个支架都没根治的胸痛 竟是胃食管反流在作怪

7个支架都没根治的胸痛 竟是胃食管反流在作怪

暑期儿童意外伤害高发如何预防?

暑期儿童意外伤害高发如何预防?

走出种植牙误区,给老人第三副牙齿

走出种植牙误区,给老人第三副牙齿

孩子心理太脆弱?家庭教育要爱得科学

孩子心理太脆弱?家庭教育要爱得科学

为什么夏天总犯困?

为什么夏天总犯困?

夏日户外活动 衣物要“全覆盖”

夏日户外活动 衣物要“全覆盖”

口腔微生物平衡有助抵御新冠病毒

口腔微生物平衡有助抵御新冠病毒

夏季饮食有讲究 又凉又爽又健康

夏季饮食有讲究 又凉又爽又健康

何为全谷物 四分之三的消费者说不清

何为全谷物 四分之三的消费者说不清

如何远离“脑中风”?

如何远离“脑中风”?

心脏怦怦跳要及早就诊

心脏怦怦跳要及早就诊

多发性硬化困扰青壮年患者 专家:私自停药不可取

多发性硬化困扰青壮年患者 专家:私自停药不可取

朋友圈里“晒跑”,但你真的跑对了?

朋友圈里“晒跑”,但你真的跑对了?

专家建议儿童选择运动项目不宜成人化

专家建议儿童选择运动项目不宜成人化

让糖尿病管理更智慧 2021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中心项目启动

让糖尿病管理更智慧 2021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中心项目启动

通宵吹空调“吹出”腰椎间盘突出

通宵吹空调“吹出”腰椎间盘突出

肥胖和糖尿病:治疗心脏病的“拦路虎”

肥胖和糖尿病:治疗心脏病的“拦路虎”

守护——为了健康的童年

守护——为了健康的童年

走出种植牙误区,给老人第三副牙齿

走出种植牙误区,给老人第三副牙齿

是什么让我们打喷嚏?

是什么让我们打喷嚏?

最新研究证实新冠疫苗高接种率益处

最新研究证实新冠疫苗高接种率益处

“跑步膝”这样防 为何年轻人膝骨关节炎增多?

“跑步膝”这样防 为何年轻人膝骨关节炎增多?

孩子需要洗牙吗?专家:重要的是刷牙

孩子需要洗牙吗?专家:重要的是刷牙

不妨带老人做个记忆体检

不妨带老人做个记忆体检

肾脏疾病不分年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需警惕

肾脏疾病不分年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需警惕

舌头如火烧或因压力过大

舌头如火烧或因压力过大

防近视?你需要管控孩子的远视储备

防近视?你需要管控孩子的远视储备

细菌如何感染人体?我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细菌如何感染人体?我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儿童肿瘤八成可治愈 家长切勿轻言放弃

儿童肿瘤八成可治愈 家长切勿轻言放弃

此“瘤”非彼“瘤” 一旦破裂可夺命

此“瘤”非彼“瘤” 一旦破裂可夺命

玩乐和游戏让孩子有更聪明的大脑

玩乐和游戏让孩子有更聪明的大脑

北京:老年人接种率有待提高 身体状况良好者应积极接种

北京:老年人接种率有待提高 身体状况良好者应积极接种

耳内进虫 两招应急

耳内进虫 两招应急

熬夜不仅会秃头 还可能耳聋

熬夜不仅会秃头 还可能耳聋

想不“累坏肾” 饮食有讲究

想不“累坏肾” 饮食有讲究

心理问题出现早期信号要“喊停”

心理问题出现早期信号要“喊停”

早餐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早餐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险!104岁老人摔断7根肋骨

险!104岁老人摔断7根肋骨

牙齿错过“黄金时间”还能矫正吗

牙齿错过“黄金时间”还能矫正吗

一小伙胸口“埋雷”十年 入职体检才“揪出”!

一小伙胸口“埋雷”十年 入职体检才“揪出”!

中国专家揭示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

中国专家揭示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

饮料当水喝 小伙双手长满痛风石

饮料当水喝 小伙双手长满痛风石

解决养老育儿难题须统筹施计

解决养老育儿难题须统筹施计

天气越来越热,你却越来越“有味道”?

天气越来越热,你却越来越“有味道”?

医保谈判新药入院难?专家解读如何打通“堵点”

医保谈判新药入院难?专家解读如何打通“堵点”

老人吃饭易噎食 七个要点有效防

老人吃饭易噎食 七个要点有效防

《医述》以"传播健康理念 分享医学新知"为目标,汇聚医疗单位、权威机构专家、顾问,探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话题。

联系我们:tel:010-56807118
email:health@cnr.cn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