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记者 雷妍)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打造生物制造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突破前沿科技,推动产业化生产的加速。如何实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杨维才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松灵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给出以下观点。
生命科学成果转化有“三难”
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领域的成果,它的研发周期比较长,转换过程也长,耗费的资源也更多。”王松灵告诉央广网记者。
研发周期比较长、耗费资源多,是因为“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最终要应用到人的身上,这意味着它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要做严格的安全评价。”王松灵介绍,单单是副作用一项,就有急性的、慢性的,也有短期的、长期的。做安全评价时,会将产品应用在动物身上,且应用到临床常规应用剂量的很多倍,来观察对机体的影响。其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就是生殖毒性:需要在一款产品应用到试验对象后,再等2~3年,评价其对精子、卵子是否有负面影响。
“像这样的安全评价周期很长,也要耗费很多时间和资源,成本很高。”王松灵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研发一个一类新药平均要花费15年时间。其中,5年左右用于研发,转换则需要5~10年,且期间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除了成本高以外,生命医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因素较多。“一些成果在动物身上效果很好,但到人身上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失败的几率也比较大。”王松灵感叹,正因如此,我国的生物医药成果寥寥无几。
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长期的、耐心的资本投入。
然而,“企业家与科学家、科研成果与市场之间缺乏沟通是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杨维才表示,一直以来,企业家在寻找科研项目上,无法做到专业专攻,导致市场上很多产品转化效果参差不齐;而科学家则更多专注于实验室中的研究,一些好产品、好的科研成果常常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转化。
如何改变这一困境?搭平台。
搭平台,赋能科研成果转化
产业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杨维才说,生命科学产业是比较长线的投资,考验投资人,考验金融的投资究竟怎么考虑这个问题,一个药的发展要十年、二十年,金融投资什么时候接入产业链里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由海南大学、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共同主办的“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就是要做这个“中间人”,搭平台,打造生命科学成果“朋友圈”,把科学家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共同解决、探讨这一问题。
“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于10月19日-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将邀请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逾60名中外院士等参加大会,围绕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聚焦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进展、生物技术领域风向标以及健康领域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
除了探索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外,还增加了学术成果的展示部分。杨维才介绍,截至目前,已确认的成果展示有:再生医学成果展示、合成生物成果展示、脑科学成果展示、药食同源成果展示、抗衰老医学成果展示、双碳科技成果展示、海洋生物成果展示、人工智能成果展示、健康大脑成果展示、数字医疗成果展示、生物多样性成果展示等。
杨维才表示,通过最新的科技成果展示,以及引进头部资金平台,头部媒体资源,可以为企业家、投资家和科学家、科研成果提供沟通的桥梁。企业家、投资者可以全方位了解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及其具体特色,结合市场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辅助企业转型,确保生命科学领域企业投资的稳固性。同时赋能地方发展,助力地方生命科学领域的经济增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