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出血是一种较为隐蔽且难以诊断的消化道出血,因此常被称为隐匿的消化道“刺客”。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成人为5~7米,其上端起于胃幽门,下端连接盲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这种长度较长、排列复杂、腹腔内活动度较大的解剖学特点,使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很难全面探及,导致小肠出血的诊断较为困难。另外,腹部X线片、CT、MRI等检查也很难精确定位出血点。当然,引起小肠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血管异常、肿瘤、消化性溃疡、憩室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可表现为贫血、腹痛、黑便、血便等,若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休克、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急性症状。这些症状并不是特异性的,而且出血有时可能是间歇性的,这就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存在黑便、血便、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反复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但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并未发现明确的病灶时,应考虑小肠出血,此时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以辅助诊断,如胶囊内镜甚至是小肠镜检查。以胶囊内镜为例,就是让患者吞服一颗带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通过小肠时会拍摄图像,帮助定位出血点。建议胶囊内镜检查的最佳时机为出血停止后72小时,但不应超过2周。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叶青

编辑:徐佳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