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 雷妍)把握乘势而上的现在,迎接触手可及的未来,央广网联合大家保险,特别策划《对话大家》栏目,专访了知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他在节目中与广大网友分享了对新冠疫情走势的判断、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要点,以及对新冠后长期症状的见解。曾光表示“我们要相信国家实际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网友关切:慢性病患者、高龄老人对于疫苗接种的顾虑有道理吗?
很多人认为,高龄、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曾光说,高龄老人接种疫苗的迫切性胜过中青年,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的迫切性胜过没有慢性病的人。有慢性病的高龄老人,更应该是优先中的优先。曾光强调:“没接种过疫苗的老年人,必须接种,而且应该争取时间立刻就打。如果一针都没打过,应该从第一针开始,按照间隔接种,直到最后的加强针,这非常重要。”
曾光介绍,注射新冠疫苗确实有一些禁忌症,但实际上只限于一少部分人,比如正在进行透析、器官移植、放化疗治疗的人群,或合并感染正在发热阶段、处于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人群,还有处于临终关怀期的患者。而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绝大多数是可以打疫苗的,且“上述禁忌症涉及的人群,有些暂时不能打,也可以择期打”。
“我们要承认打疫苗有一定的风险”,曾光强调,但老年人打疫苗的副作用往往比年轻人小。相比患病风险,副作用对健康的威胁不足其1%”。
另外,曾光表示,除了要接种新冠疫苗,老人还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减少其他病毒感染带来的肺炎风险,也减少叠加感染导致的重症风险。
网友关切:感染后3~6个月内二次感染概率不高,这期间是不是不用戴口罩了?
“还不到彻底摘口罩的时候。”曾光解释,其一,虽然很多人已经处于“阳康”阶段,但也有一部分“易感者”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其二,现在仍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仍在流行,戴口罩可有效避免感染相关疾病,防止它们为新冠病毒打开呼吸道的“大门”。
曾光认为,大家不要着急,戴不戴口罩不完全是号召的结果,也是心理传递的结果,是对新冠疫情的一种社会反应。当条件成熟时,重症高峰再降低一些、对变异株的变异再看得准确一些、人们心理的恐惧再多消失一些,到那个时候,戴口罩之风会慢慢的,甚至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自然消退。
网友关切:西方国家的“躺平”和我们现在的“放开”差别在哪?
“时间点不一样”,曾光回答。
美国流行病学专家普遍认为,流感大流行时采取社会防控是无效的。2009年,美国暴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时,西方国家就没有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这次,当被认为是“大号流感”的新冠病毒原始株在西方国家大规模传播时,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在5%左右,导致西方国家大量人员死亡。
新冠病毒感染,“不是防不住,是没有人这么防过,中国人做到了!”曾光说,高病死率的原始株在我国初起时,“我们及时进入了联防联控机制,进行了严格防控。三个月过去,武汉的疫情平息了。”当下,新冠病毒优势毒株已变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其病死率已经低至千分之一以下。时间点不一样,面对的“敌人”已经有很大差别了,我们要客观看待这个结果。
曾光提醒,乙类乙管措施下,社会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管控放宽了,病毒钻空子机会增多了,家庭及个人层面的自我管理就要收紧了。在遵守各个系统出台的防控措施同时,个人要肩负起防控责任。
在本期《对话大家》节目中,曾光还对疫情走势进行了判断、解答了二次感染风险等。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访谈视频。
中华名医号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倾力打造的国家健康科普融媒体品牌,汇集两院院士、知名三甲医院专家,搭建中华名医核心智库,以科学优质的健康内容平台、互动开放的融合传播平台、高端多元的对话价值平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关注精彩内容